
二手车调表7万公里被识破,车商竟嚣张转账500元还附言“拿去买脑白金补补”!
某地,张先生花12万买了辆二手车,本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没想到却遇到了调表车!更让人气愤的是,当他找车商理论时,对方不仅不承认,还嚣张地转账500元,附言竟写着:“拿去买脑白金补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案发当天,张先生正为找到心仪的二手车而兴奋不已。这是一辆2020年的某品牌轿车,外观崭新,内饰也保养得很好,仪表盘显示里程数只有3万公里。
“3万公里的准新车,才12万块钱!”张先生顿时感觉捡到了宝贝,二话不说就和车商王某签订了购车合同。
可买车后没多久,张先生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了——这车的刹车片磨损得厉害,轮胎花纹也很浅,按道理3万公里的车不应该是这样。
他瞬间瞪大眼睛,心想:“难道我被骗了?”
为了验证心中的疑虑,张先生当即决定去4S店做个全面检测。检测结果让他彻底懵了——
“先生,根据我们的检测,这辆车的实际行驶里程应该在10万公里以上,而不是您说的3万公里。”
张先生顿时感觉脑子有点转不过来:“10万公里?那岂不是调表了7万公里?!”
拿着检测报告,张先生气冲冲地找到了车商王某。
“王老板,你这车是调表车!实际里程10万公里,你却说是3万公里!”
王某一开始还想否认:“张先生,这不可能吧?我们店里的车都是正品,绝对没有调表。”
可当张先生拿出4S店的检测报告后,王某的态度瞬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哦,这个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二手车市场都这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张先生当即质疑:“什么叫都这样?你这是欺诈!我要退车!”
王某的回答更是让人气愤:“退车?不可能!合同都签了,钱也付了,哪有那么容易退的?”
“那你们总得给个说法吧?调表7万公里,这差价得好几万呢!”
王某冷笑一声:“行吧,我给你点补偿。”
说完,他拿起手机,当着张先生的面转了500元过去,转账备注更是气人——
“拿去买脑白金补补”
张先生瞬间炸了:“你这是什么意思?!调表7万公里就给500块?还让我买脑白金?!”
王某一脸不屑:“嫌少啊?那算了,我收回来。”
这件事一出,网友炸了:
“500块买脑白金?这是在侮辱谁呢?”
“调表7万公里才赔500?这车商也太嚣张了吧!”
“买脑白金补补?建议这车商自己先补补脑子!”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案呢?
本案核心争议:二手车调表是否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怎样的赔偿?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本案中,车商明知车辆实际里程数,却故意隐瞒并篡改里程表数据,这种行为明显构成欺诈。
那么里程数对二手车价值影响有多大?
专业人士这么看:
汽车里程数是评估车辆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每增加1万公里,车辆价值会下降3%-8%不等。本案中,7万公里的差距,保守估计车辆贬值至少2-3万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本案中,张先生购车价款为12万元,按照法律规定,可要求车商赔偿36万元!
而车商王某转账的500元,连法定最低赔偿标准都没达到,更别提什么“买脑白金补补”的嚣张附言了。
最终双方协商:车商承担退车责任,并赔偿张先生购车价款的三倍共计36万元,同时承担检测费用和相关损失。
调表7万公里,500元想打发?消费者维权意识觉醒!
损坏诚信要付代价本是天经地义,但谁会想到二手车商能嚣张到这种程度?
有网友热议:“500块买脑白金?建议这车商用这500块给自己买本《民法典》好好学学!”
也有网友表示:“现在的奸商真是无法无天,把消费者当傻子耍!”
购买二手车时,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检查里程表数据,观察磨损情况是否与里程数匹配 2.要求查看车辆保养记录,核实真实里程数 3.选择正规二手车商,避免私人交易风险 4.保留所有交易凭证,便于后续维权
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被骗,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此案您怎么看?欢迎您留言谈谈。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真实案件改编,当事人姓名及相关信息均已进行匿名化或虚构化处理,旨在保护个人隐私。文章仅以案例形式为大众提供法律知识普及,不构成任何法律建议或指导。
天津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