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V·罗曼丘克上将A·V·什金上校军事学副博士
●编译/ThunderSD
●取材/文章选自《军事思想》2023年4月刊P23-33
原文第一作者罗曼丘克上将为俄乌冲突中俄扎波罗热集群的指挥员,2014年任南部军区副司令,2016年任驻叙利亚俄军首席军事顾问,2019年任诸兵种合成学院院长,2023年2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从实战经验出发,结合诸兵种合成学院教研人员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俄军未来的防御行动提出了“分散防御”“机动防御”的建议,并将相关理论应用在了俄军南线防线构筑的过程中。在乌军6月发起的“大反攻”中,俄军南线防线总体稳固,证明了作者的理论具备较高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现将原文编译如下:
总体上,防御中的战斗行动是部队对来犯之敌行为的反应。其方法可以相对被动,也可以积极主动,这包括“一步也不后退”地固守防线,对敌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甚至转入反攻。无怪乎著名的军事家克劳赛维茨将防御定义为“等待加上行动”。
一、现代防御作战的特点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防御的主要目的总是打消进攻之敌的企图,也就是使其无法用已展开的力量继续行动。总的来说,这能够降低敌方的积极性,并用坚决的反攻击溃残余的来犯之敌,粉碎其企图。克劳赛维茨当年非常明确地指出,防御行动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快速、有力地转入进攻,这把闪耀的复仇之剑是防御中最辉煌的时刻”。
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红军筹备并组织了大量各种规模的防御行动,结果通常都是使敌人“失血过多”,尔后转入决定性的反攻。其中最后一场大规模行动,也是其中非常具有教学意义的行动,是乌克兰方面军在1945年3月6日至15日实施的的巴拉顿战役(图1)。这是由1个方面军防御2个相距很远的方向的一次鲜活、成功的战役防御范例,预备队、第二梯队和炮兵分队英勇机动,积极投入反坦克预备队、机动障碍队和火力伏击力量。在此之后,苏军和俄军再未筹备和实施过如此规模的防御行动。
图片
对近年来的战争和军事冲突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其中一些战事的过程中,作战行动的性质具备一些防御行动的特点,因此不能以固化的眼光去看待它们的筹备与实施。防御行动已经逐步从阿拉伯-以色列战争那样,严重依赖反坦克防线,向固守个别极其的重要区域或目标转变,其中对空防御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军团的防御行动传统上以密集的防线和阵地为支撑,一般来说主动性不强,不能保证在所有时候都能对急剧变化的局势及时作出反应,对空降和机降,以及迂回突袭的部队应对能力不足。
对现代军事冲突的经验进行总体分析后,我们认为军队防御行动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空间范围变广;
第二,战役中,空-地机动行动的地位上升;
第三,远程作战开始超越接触作战,远程杀伤的比重大大提升,因此更加重视侦察-打击和侦察-火力手段[1]的运用;
第四,在防御过程中,广泛运用了短促反冲击、特种分队伏击、远程布雷、直升机和无人机打击等战法,其中也包括巡飞弹打击、侦察破坏行动和空中机动行动。
这些趋势表明,与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相比,军事冲突的特点和内涵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就要求对军事学术中许多的条款进行完善和明确。俄罗斯的军事科学也不会原地踏步,在解决这一不简单的任务方面,仍然居于领导地位。我们反对丘吉尔关于“将军总是在为过去的战争做准备”的言论,陆军军事教学与科学中心“俄联邦武装力量朱可夫勋章诸兵种合成学院”[2]的教研组成员们从战争和军事学术的历史中吸取教训,研究了军事斗争的装备、特点、内涵的发展趋势,探索并奠基了未来军事行动的新形式、新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的军事学者们致力于“窥视地平线之后”,也就是及时判断未来军事冲突的特点、指出提升攻防行动效率的主要方向。
二、现代防御作战的形式
在我们看来,要应对拥有高技术、占据数量优势之敌对重要方向的进攻,最合理的方法是阵地防御。但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必须耗费的时间和资源,全面高质量地构筑阵地只在首次防御行动中能够实现。因此以线型、带状分布的阵地,构筑密集的纵深梯次防御,这样的刻板印象在不远的未来未必是合理的。
(一)分散防御
在时间、人力和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应对拥有高技术、占据数量优势之敌的进攻,最合适的形式应当是分散防御行动(图2)。其基础是在数个独立的重要方向上,固守重要区域、目标和交通枢纽。
此类行动的特点是各方向上兵力和装备的不平均分配,将各兵团和部队分散使用。将来各重要区域和目标之间的空隙可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的自动机器人系统、无人机、地雷-爆破物障碍、非爆炸性障碍来覆盖,其中也包括远程设障。
图片
图2,分散式防御示意图,图中红方各缩写词为:мсб摩步营、омсбр独立摩步旅、мсп摩步团、мсд摩步师、РОК侦察-火力系统、РУК侦察-打击系统、тб坦克营;蓝方мпд机步师
用于组织分散防御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各种机器人系统、无人机和远程布雷系统都已经到了试验的最后阶段,其中一些已经在作战行动中得到了运用。例如,在联合战略演习中,“天王星-9”机器人连就已经成功在诸兵种合成兵团的作战序列中获得了运用,“溜蹄马”、“燕子”无人机,“涅列赫塔”、“平台-M”机器人,安装了“时代”战斗模块的步战车也已经通过了试验,只等部队大量列装。它们可以用来掩护独立的重要方向、侧翼和交界点,或用于火力伏击。
分散防御的迫切性在于,战场的“透明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高技术的敌军拥有各种高效的技术侦察手段,尤其是太空和空基侦察,能够准确发现部队的所处位置,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而侦察和打击手段的一体化,使得他们能够实时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在这种条件下,除了将部队分散布置,还应当重视构筑大量的隐蔽且防护良好的预备阵地、指挥所展开地域、弹药仓库、油料物资库、并及时交替转移(可一日数次)。要严格遵守伪装规定,构筑大量应用了最新模拟手段的假目标,采取其他欺骗敌人的有效措施,避免教条主义。
需要指出的是,战场“透明度”增长的问题也在特别军事行动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并且非常的迫切,必须刻不容缓地研究并实行部队行动的合适措施和方法。这就需要集中军事学者和各级军事指挥机构的力量。我们的潜在之敌也在关注这个问题,已经研究出了相关的概念,并运用在了战备实践中。
(二)机动防御
这些新方法还包括组织和建立机动防御。学院的学者组研究出了一些在军队防御行动中进行机动防御的措施。其本质在于,在保障地带应用侦察-打击(侦察-火力)行动的方法,沿着前线或从纵深进行机动,反击进攻,并广泛使用突击和伏击分队在侧翼进行短促的反冲击,逐步增加应对敌方主攻集群的兵力和装备,沿着整条接触线和浅近战役纵深固守关键区域。
不可避免的,这些因素会改变防御构筑的方式、部队作战编成的构成,以及部队的行动方式。比如可将防御带(责任区)划分为3个功能区:掩护区、主战区和待战区(图3)
掩护区,在该区域应内大量使用侦察-打击(侦察-火力)系统,担负掩护任务的部队进行机动防御;
主战区,主力部队,以及部分后撤的掩护部队(在查明敌方进攻集群的真实进攻方向后)在此区域展开,而后遂行阻止敌方进一步前进的攻防行动,或击溃突入的个别敌方集群;
待战区,集团军主力在前出主战区之前,以分散状态在该区域内部署或机动,以保证生存率。预备队、各兵种独立部队、专业部队和陆军航空兵也部署在该区域。
图片
图3防御带示意图,图中各缩写词为:мсбр摩步旅、РОК侦察-火力系统、РУК侦察-打击系统、ПОЗ机动设障队、.ПТРез反坦克预备队、.ААГ集团军炮兵群、ОВРез诸兵种合成预备队、АРез炮兵预备队
这种组织机动防御的方法能够使作战编成的各要素保持相对独立,部队能够在与主力分开甚至陷入包围的情况下自主作战。此外,这也为设伏、布置“口袋”、进行突击、迂回、穿插、包围和侦察-破坏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便于掩护部队实施短促反突击,应对敌人的夺占和迂回。
在此种构筑机动防御的方式下,进行作战的方法可分为以下行动流程:
·在敌方机动和展开时,使用大量高精度弹药使其遭受伤亡,迫使其在掩护区就投入主力;
·兵团主力机动至主战区内预先准备或未经预先准备的防御(火力)防线,派出担负掩护的部(分)队;
·在主战区固守防线和火力阵地,对敌实施一系列火力打击和反冲击,以使敌进攻集群遭受决定性打击。
至于防线系统,以及阵地、区域和目标的设置问题,我们认为构筑经典形式的密集防御已经有些不合时宜,这是因为它虽然看起来保证了对敌优势,但在现代条件下是有明显缺陷的。部队与阵地的强关联性使得兵力在前线极为分散,并且限制了机动能力,这不但会导致难以击溃楔入阵地的敌方集群,还会增加维持战线,守卫目标的难度。因此防线可以只包括战役和战术上最重要的枢纽和防御区域。
显然,在上述条件下筹备机动防御时,最复杂、劳动量最大的任务是构筑前沿防御阵地,其可能的构造包括数道相距8-12千米的阻滞线,在这些阻滞线上部署掩护部队,以及侦察-打击、侦察-火力系统。所有阵地都要仔细按照筑城学要求构筑,并做好伪装。
(三)空-地防御
有关组织和遂行防御行动的未来战役学理论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研究并论证空-地防御行动。当部队编制中有“新型”空降兵时,就可以进行这种防御,关且于它的实验实际上已经完成了。
此时遂行空-地防御行动的方法将直接取决于编成中此类部队的数量。只要有少量的“新型”分队,就能将空中和地面的行动结合起来,在受威胁的方向快速构筑移动屏障,用空-地预备队来完成机动。例如,可用于封锁和包围被敌人占据的居民点,也可以投入可能被敌人突破的前线地段,为掩护区弥补兵力和装备的不足。此类行动最重要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但为此“新型”部队应该作为空-地预备队投入(图4)。
图片
如果在集团军作战编成中有完整的“新型”兵团(师级部队)或是一些营(队),那就能在防御行动的框架下,对敌后实施空-地突袭。由于目前军事科学中,对敌后的突袭通常是在进攻行动中进行的,这种形式将来可能成为战役学的创新点。
当军队中的“新型”兵团数量足够时,可以考虑制定并落实一些新的军团运用形式,例如空中机动行动。其主要作战任务交由“新型”兵团完成,其余部队助攻或者保障。
在中期未来,对进攻和防守的传统划分可能将消失,只剩下“军队行动”这一概念,用攻-防行动来达成其目的。在此类行动中,将用到远程对抗方法,交战双方的预警、迎击和还击的能力都大为提升。随着新型武器的使用,对敌火力杀伤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粉碎敌人的进攻,或者大幅降低其火力优势,挫败其企图。
军队防御行动筹备的主要流程,我们认为还可以保留,变化主要在于筹备工作的持续时间有所减少。随着现代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行动组织的时间可以从2-3昼夜缩减至1昼夜,而依靠远程检查设备,对部队准备情况的检查工作可从1-2昼夜缩减至数小时。
机动性更强的武器和军事车辆的装备,加快了部队集群的组建速度,缩减了占据防御带的时间;而先进的工程装备显著缩短了构筑防线和阵地的时间。
在结论中需要指出,不仅要在军事理论出版物上,对完善军队行动的筹备实施方法搞研究论证,更要把研究成果在实际中体现出来:在战备训练中用起来、在院校的演训操课中用起来、在军事冲突的作战行动中用起来。
[1]侦察-打击系统,是指发现后立即使用打击武器(导弹、航空兵)对敌重要地面和水上目标进行火力毁伤的自动化系统,属于战役级武器系统。侦察-火力系统则主要使用炮兵进行打击,属于战术级。
[2]原伏龙芝军事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天津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